西寶生物開發的高質量幽門螺旋桿菌(CagA)重組抗原,可應用于體外診斷幽門螺桿菌抗體IgG/IgM檢測試劑盒開發,適用于化學發光等多種應用場景,助力腸道研究防控無“幽”。

Nature:獨特的基因程序驅動癌癥的發展
一種稱為TNF-α的獨特信號通路驅動上皮細胞轉化為侵襲性腫瘤細胞。在癌癥進展過程中,細胞激活它們自己的TNF-α程序并變得具有侵襲性。UZH的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可能有助于改善皮膚、食道、膀胱或結腸癌患者的早期發現和治療。

Science子刊揭示了一種細菌如何幫助慢性糖尿病傷口愈合
保持傷口和瘡口清潔有很多重要的原因,但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一種叫做糞芽孢桿菌的細菌可以促進糖尿病患者難以治療的傷口愈合。雖然對傷口中潛在的有害細菌進行了許多研究,但研究人員發現,在許多類型的慢性傷口中發現的一種細菌糞芽桿菌,實際上可以促進糖尿病傷口的愈合。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有益的細菌可以通過抑制糖尿病患者體內產生過多的酶來促進皮膚細胞的運動,這對傷口愈合至關重要。

Nature子刊:B細胞可能是治療癌癥和艾滋病毒的鑰匙
發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雜志上的這項研究描述了一種編輯免疫細胞B細胞基因的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增強免疫細胞對抗最狡猾的入侵者的能力。這項工作是利用抗體的力量來治療從阿爾茨海默病到關節炎等疾病的重要進展。

Nature子刊:兩種調節線粒體自噬的蛋白質,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WEHI的研究人員與維也納大學的一個團隊合作,發現了兩種調節線粒體自噬的蛋白質, NAP1和SINTBAD,它們參與調節細胞中有絲分裂的激活。

Nature Medicine:蛋白質組學預測許多不同疾病的發病
對從一滴血中測量的數千種蛋白質的研究表明,蛋白質有能力預測許多不同疾病的發病。這項研究于今天(2024年7月22日)發表在《Nature Medicine》雜志上,是GSK、倫敦瑪麗皇后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劍橋大學和德國柏林衛生研究所之間國際研究合作的一部分。

Nature子刊:食物過敏的新療法
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一項研究發現了一種治療食物過敏的新方法,即使用菊粉。菊粉是一種以安全和多用途而聞名的植物纖維。研究表明,菊粉凝膠型口服免疫療法可以通過靶向腸道細菌,促進對多種過敏原的耐受性,有效預防小鼠的過敏反應。這種創新的方法可以持續緩解食物過敏,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走向臨床應用。

Nature:維持血液中血小板的恒定水平是至關重要的
血小板由巨核細胞(MKs)不斷形成并釋放到血液中。LMU大學醫院和慕尼黑生物醫學中心(BMC)的研究人員現在有了一個突破性的發現:被稱為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DCs)的先天免疫系統細胞在很大程度上負責控制新MKs的成熟,從而控制血小板的形成。此外,pDCs精確地調整MKs的數量,以滿足身體的需要。研究人員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